第二,以公正的政策体系和社会利益协调制度作为走群众路线的保障机制。
第三,深化改革,转变作风,形成执政党领导、政府负责、社会协同、公众参与的社会工作格局,创新社会管理体制,构建基层党组织的社会参与机制。
党在社会管理中的领导地位与中国的历史和现状分不开。走群众路线应该蕴含在政府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之中,政府加快由管理型向服务性转变。
党与各类社会组织的关系,是社会管理体制中的重要问题,也是改进党的领导方式的重要内容。各种社会组织有其独特的功能,在社会管理中起到重要作用,甚至可以作为评价社会自组织力的指数之一来看待。一方面,中国现有的新社会组织自身建设存在一定问题,这使党和政府不得已而去“管”很多原本可以通过社会组织来实施的事项,这导致新社会组织更难发育;另一方面,有时候党和政府也对新社会组织抱有疑虑,部分群众也对新社会组织缺少了解,不信任。在这种背景下,既尊重新社会组织的相对独立性,为其成长、发育提供良好的环境。又要加强对新社会组织的引导,加强新社会组织自身建设,以法律规范其行为,以社会监督它们。
党的基层组织遍布与社会之中,搞好群众工作离不开基层组织的努力。为此,基层党组织需要顺应社会变化,实现部分功能的转变,以服务的形象服务的姿态凝聚人心凝聚社会,打造服务型基层党组织。
上一页 [1] [2]
评论摘要(共 0 条,得分 0 分,平均 0 分) 查看完整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