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共中央政治局4月19日召开会议,决定从今年下半年开始,用一年左右时间,在全党自上而下分批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。
围绕新形势下如何使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具体化、常态化,就是要创新建立经常性的教育引导机制、常态化的联系服务机制和全覆盖的民意反映机制,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立足自身岗位,增强群众意识,践行群众路线。
一是建立经常性教育引导机制,树立“百姓至上”理念。在党员干部中,分层次建立了经常性的教育引导机制,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。实施“干部修身计划”,通过理论中心组集中学习研讨、专题知识讲座等形式,通过印发领导干部学习教育读本、集中教育培训等形式在党员干部中普遍开展了“信仰信念信心、为民服务、廉洁自律和个人品德”等主题教育活动,全面提升干部的个人修养,牢固树立“百姓至上”理念。
二是建立常态化联系服务机制,践行群众路线。着眼于党员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的常态化,创新设计制度载体,使干部人人联系群众有载体、深入群众有平台、服务群众有渠道。使广大干部与群众零距离交流、面对面谈心,做到“问政于民、问计于民、问需于民”,做到与百姓思想相同、感情相通。
三是建立全方位民意反映机制,畅通群众诉求。积极创新运行机制,不断完善工作制度,规范办理流程,及时、主动、准确地发布权威信息,回应、处理群众各类诉求,畅通了群众利益诉求渠道。同时放下架子,深入群众,虚心向群众请教学习,倾听群众呼声,把百姓的事看得重于自己的事,为百姓排忧解难,彻底扭转机关的作风和形象。
评论摘要(共 0 条,得分 0 分,平均 0 分) 查看完整评论